力華動態(tài)
感應加熱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網站首頁 > 感應加熱
作為感應加熱技術的重要理論基礎——電磁感應原理于1831年由法拉第發(fā)現(xiàn)*今,已有近180年的歷史,然而人類利用感應加熱這門技術開始于20世紀30年代,到現(xiàn)在不過只有80年的時間。20世紀50年代前的20年時間內,感應加熱技術發(fā)展緩慢、產品技術水平低,主要是工頻感應加熱爐,電磁倍頻器、中頻發(fā)電機組及電子管高頻振蕩器加熱裝置,缺乏滋生感應加熱成長的基礎——電力電子技術及半導體功率器件的支撐。
感應加熱電源的制遣技術水平與電力半導體功率器件的發(fā)展密切相關,20世紀50年代晶閘管(SCR)的問世,給感應加熱電源的發(fā)展帶來了生機,感應加熱裝置的結構面貌煥然一新,出現(xiàn)了高壓大功率的變頻器感應加熱電源,加熱電流的頻率從工頻擴展到中頻。20世紀60年代研制出門極關斷晶閘管(GTO),使感應加熱電源又產生了一次變革,可用外部控制信號關斷,避免了晶閘管需要結構復雜的強迫換流電路,變頻器電源的可靠性也得到提高。
如果說晶閘管(SCR、GTO)的出現(xiàn)導致感應加熱電源的一場革命性變革,那么20世紀70年代場效應晶體管(MOSFET)及20世紀80年代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(IGBT)的誕生,使感應加熱電源的發(fā)展如虎添翼,加熱的電流頻率擴展到MHz級,感應加熱電源已趨向模塊化、標準化。
上一條:感應加熱裝置的變革
下一條:感應加熱設備-擴展功率容量